失信被执行人:
你最近过得还好吗?在法院雷霆行动之下,你是否还能安然度日?
是否还在过着四处躲藏的日子?是否还在为买不了回家的车票而忧虑?是否还在担心身处拘留所无法与家人团聚?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,不妨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。
当你们因各种原因成为被执行人时,也许是一时的经济困境使债务未能及时清偿,也许是对法律判决的忽视与误解。但不论是怎样的初衷,逃避执行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。
今天,我想抛开冰冷的法律条文,用最真诚的方式,和你们说说心里话。
1
逃避执行,真的能“一赖了之”吗?
你可能以为:
“法院找不到我,就拿我没办法。”
“钱在我亲戚账户里,法院查不到。”
“拖久了,这事就不了了之了。”
但现实是:
你低估了法院的执行力
大数据时代,你的银行账户、微信、支付宝、房产车辆等等,全都无所遁形。
你高估了自己的“抗压能力”
列入失信名单后,你将:
坐不了高铁、飞机
贷不了款、买不了房
孩子上不了高收费私立学校
甚至相亲时,对方一查你是“老赖”,直接拉黑!
2
比起“躲债”,你本有更好的选择?
如果你确实暂时困难,法院并非“不近人情”:
分期履行:主动联系法官,制定还款计划,可暂缓强制执行。
执行和解:与申请人协商,达成分期或减免协议(许多申请人愿意让步!)。
诚信履行“白名单”:积极履行的被执行人,可提前解除失信惩戒。
3
拒执罪:那条你绝对不该跨过的红线
当你:
转移财产到他人名下
收现金逃避监管
有收入却拒不履行
你可能已触犯《刑法》第313条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罪,最高可判7年!
作为法官,
我不愿看到任何人戴上手铐,
更不愿看到:
你因失信失去工作机会
你的孩子因你被同学指指点点
你的父母因你抬不起头
主动履行,是解脱,更是尊严!
从今天起,主动联系法院或申请人,
迈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。
我们愿意帮你,
但法律不会永远等待。
“失信”二字,重若千钧。
希望下次见面时,
我能对你说:
“恭喜你,案件已履行完毕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