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堰市张湾区人民法院欢迎您!
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站点搜索

当前位置: 首页> 理论研究 > 读书之窗

【2012-7-2】责任担当立政德

发布时间:2013-06-21 10:24 来源: 阅读:762

   

责任担当立政德

  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,有权必有责。看一个领导干部,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,有没有担当精神。勇于担当、尽职尽责,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、为政之要。
   人无德不立,官无德不为。勇于职责担当,是一个领导干部为政之德的重要体现。领导干部主政一方,组织委以重任,人民寄予厚望,责任重于泰山。如果不修为政之德,缺乏事业心、责任感,就会贻误事业发展,辜负组织重托,愧对群众期盼,是把党和国家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置于不顾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勇于职责担当,是一个领导干部从政为官的大德,不可小觑。
   “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”。领导干部身居要职,在其位要谋其政,履其职,尽其责。从历史看,每一丰功伟绩,都是时代机遇加上人为努力、勇于担当的结果,没有纯粹的历史必然。张之洞督鄂18年,业绩辉煌,彪炳史册,固然有大的历史背景,更是其主动作为、尽职尽责干出来的。从现实看,抢抓机遇需要担当,否则机遇化作过眼云烟;抓工作落实需要担当,否则决策可能落空,蓝图就是墙上画饼;推动发展需要担当,否则工作的标准高不了,发展的成效好不了。一个地方的发展,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,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,甚至还面临矛盾、挑战和风险。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。领导干部平时勇于担责,关键时候还要敢于担难、担险。
   担责、担难、担险,都是领导干部职责所系,使命所然。“为官避事平生耻”,倘若在其位不谋其政,见了责任就推,遇到任务就躲,上不能利党利国,下无以益民益众,无所作为做懒官;倘若只计个人得失,遇到矛盾绕着走,碰到问题不敢抓,面对风险不敢闯,不敢作为做庸官,那不仅是领导干部个人最大的耻辱,而且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,让人民丧失信心。从历史的角度看,机遇千载难逢不容错过,错过了就是千古罪人。领导干部不担当就是贪了应尽之责,不尽职尽责就是历史之贪、使命之贪。领导干部要通过自省、自责、自律、自警,自觉承担应尽之责,不做历史的罪人,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。
   担当需要勇气。当前改革攻坚、推动科学发展难题很多,很多没有现成的经验和蓝本,摸着石头过河,需要敢闯敢试、敢于突破。无勇之谋是纸上谈兵,无勇之才是虚位摆设,无勇之智是自圆其说,无勇之为必然是平淡而平庸的。勇来自何处?来自心底无私。无勇就是有私,有勇就是无私,有私就是不纯。正所谓“私罪不可有,公罪不可无”,有时明知有风险,但为党的事业、人民的利益敢于去闯去试,才是大担当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担难、担险更能检验和彰显一个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。
   职责担当从来都不是均衡的,主职领导主担当。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职领导犹如大厦之栋梁、预制件里的钢筋,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顶梁柱和主心骨,要担任无误、担难不怯、担险不畏、担曲不戚,做到人所能负的责任,我必能负;人所不能负的责任,我亦能负;面对考验,要有挺身而出、无所畏惧的气魄,头脑冷静、从容应对的淡定,胸怀坦荡、承担责任的大气。只有这样,困难才能被克服,工作才能有突破,事业才能取得成功。
   勇于担当,既是党和人民事业的要求,也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并突出呈现的精神状态。我们要大力倡导担当精神,努力营造鼓励成功、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,形成勇于担当、敢于负责的用人导向,让尽职尽责、勇于担当的良好风尚在荆楚大地更加浓厚,汇成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滚滚洪流。

(摘自《湖北日报》2012年9月11日)